TEL微信13574141305

新闻资讯

十年开发经验,长沙APP开发、小程序开发专家

部分教育类APP藏“猫腻”收费方式受到质疑

Date:2018年12日26 19:57        作者:华西都市报

打着智能化学习的招牌,内设“每日一冷笑话”等娱乐板块;号称可免费下载与使用,查门考试成绩却要求付费……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,各类教育辅导APP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。然而,部分教辅APP在资质、收费和选订等方面缺乏监管,变味的应用体验引发争议。日前,教育部印发紧急通知严禁商业广告、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,明确学校要坚决抵制各类利用中小学生的教材、教辅材料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等行为。对此,笔者近期展开了调查。

吐槽收费课程伪装成“大礼包”引诱学生点击

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,各式各样的手机APP层出不穷。现如今,就连小学生做作业都用上了APP。艾瑞咨询数据显示,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的规模,超过了9000万人,未来几年还将保持20%以上的增长速度。

陈女士儿子在一所小学读六年级,作业需要在一款APP上上完成。这个作业看似简单,但仅仅免费试用3天,会提示“现在开通,领5倍奖学金”,通过开通大量的收费项目,孩子可以在软件上获得PK点、金币、体力卡、皮肤等等。“开通的时候,这个APP会提示购买一年有‘超级礼包’。内设的班级排名将这两者合一,光做对免费部分得分并不高,必须做很多收费项目总分才会高,内设的排名才能靠前。小孩子都有攀比心,闹着非要开通,没办法。”陈女士向笔者投诉道。

“我花了300块解锁了完整的功能,结果发现,只是解锁了一门课的完整题库。如果语数英三门都要解锁得花1000多。”一位网名为“狮子座的小小鑫”的家长提到。

此前,已有多家媒体报道过,有些打着辅导作业“必备神器”名号的作业APP,在收费方面受到质疑。如签到和学习卡要充值,作业APP内购太多;买了180天英语课,没用到一个星期课程入口不见了;改错题要用体力值,体力用完得充会员或买体力卡才能继续改错……

另外,一些学习APP整个页面像个娱乐抽奖平台,登录首页很大的“大礼包砸中你啦”,诱导学生点击领奖。点击进去则是课时及其费用页面。还有家长吐槽,在年终来临之际,这类作业APP变着花样打促销战,把收费课程伪装成“大礼包”,引诱学生点击。继续点击领取,则蹦出提示开通“20天、30、60天和365天的课时及其费用”,选择其中一项立即开通,就进入支付界面。有家长抱怨称:“这和大人经常收到的‘你收到一份大礼包,请在手机上查看’或者‘你中奖了!’之类的有啥区别?销售加上包装就变成教育了?”看来,各种作业APP的问题还真不少。

调查打“奥数培优”招牌通过排名刺激消费

近几年来关于“焦虑的家长”的报道不绝于耳。培训机构“提前学”的倡导,更加剧了家长的焦虑。长期以来,由于培训机构利用各种选拔大赛择优录取、奥数竞赛冠军免试等等刺激,通过提前学的方式提升成绩,让奥数培训逐渐变得功利。2014年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等政策的出台,2015年提出的取消奥数、艺体特长生、科学竞赛等方面的加分项,这让从很小的时候就“挣扎”于各种竞赛中很多学生喘了一口气。

但笔者在软件应用商城内下载试用了几款作业APP后也发现,有些APP仍然不乏类似“排名”、“学霸”等宣传内容。如某APP的介绍中,提出“奥数培优,秒变学霸”的宣传语,而在其家长必读中,也明确倡导“竞赛成绩全维度排名”。

监管通过良性市场竞争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

随着教育类应用软件的使用日益普及,一些不良信息也越来越多。在去年8月份,就曾有多家教育类App曝出违规经营等问题,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
今年4月,全国“扫黄打非”办公室发起保护未成年人的“护苗2018”行动,强调网络应用软件,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网络服务产品,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,互联网企业务必要履行好企业主体责任。追求正当利益无可厚非,但唯利是图、漠视责任必将受到法律严惩。

业内人士表示,长远看,要维护在线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,监管部门有必要制定行业标准,特别是要明确学习类APP等入校产品的边界,为用户提供优质资源和服务,通过良性的市场竞争获得用户认可,从而探索出可持续性的盈利模式。

(文章来源:华西都市报)

本文为我公司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,请标明出处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你可能还会对以下APP开发内容感兴趣MORE

APP开发案例推荐

看完这个案例还不过瘾,你不妨看看以下案例MORE

你需要做互联网项目?10分钟内将有产品经理联系您